铁塔

循此苦旅

《离开的,留下的》 埃莱娜.费兰特


是的,这些都是好人,他们虽然非常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但可能对具体的情况并不了解。我知道——莉拉脑子里这样想着,但并没有说出来——我知道,过着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好的意愿是怎么回事儿,而你都没法想象真正的贫穷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表情就好像在说: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无法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不认同他的观点。……他们本应该还在床上,或者是马上要进教室上课,但他们却冒着严寒,在这里分发着这些写满字的传单,而这工厂的工人认字都很困难,而且他们也没必要费力去读这些东西,因为他们了解这里的情况,这是他们每天都面对的现实,他们还能讲述一些更糟糕的,更加难以启齿的,别人没有说过、写过和读过的事情,揭示他们被剥削的处境背后的真实原因。但她在发烧,她对这一切感到厌倦,她懒得说这些。


原以为这一部相对舒缓,也因此缺乏冲突,我收回!30-40章太精彩了。之前写,感到这是一部把社会阶层与女性问题完美结合的小说,它的随和朴素是具有杀伤性的,是尖刀,是重锤,这种所谓笔力并非浮空的虚构,而是源自她对现实的体察与凿刻。她使角色能够敏锐地感知、提炼思绪,她赋予生活场景以广阔而隐秘的链接。

充满激情却天真的学生们高喊着反抗的口号,他们当然不是邪恶的,但这种无知,这种优越,以及基于这二者的几乎像是傲慢的姿态多令人感到刺痛和愤怒,同时这愤怒在有资格保持无辜和高尚的人们面前又显得多卑劣且无助。她写得轻巧简单,可是倚仗现实的重量又能爆发式地倾泻。

莱农和莉拉的母亲的情节也简短有力。平淡冷静的叙述反而留出个性化的讽刺空间。

为精妙的冲突而兴奋的节点很多,不过有一个情节很离奇地触动我。小说成功出版并引发轰动的莱农(她很敏感,为此承受了很多痛苦)回到那不勒斯小城区,与旧友交谈,恩佐说“莉拉也看了”,而莉拉在意的地方、她的评价是居然是:“对那张照片很满意”。读到最后这句话的瞬间眼眶就湿了。

评论
热度 ( 11 )

© 铁塔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