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

循此苦旅

笔记: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第八版)》  Jerry M.Burger


一、人格】

定义:源于个体自身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稳定行为方式:通常指个体差异,前提预期是人格是稳定的,人在行为方式中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审查。

内部过程:影响行动、感觉,情绪、动机、认知过程。

五、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应用从理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的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心理治疗、教育、职业行为

必须找到测量(研究和使用的人格建构)方法,评价

维度:遗传影响-环境影响,意识决定行为-无意识决定行为,决定论-自由意志

 

 

【二、人格研究方法】

一、假设-检验方法

1.理论与假设

理论本身不可直接验证,不能被证真或证伪。

研究验证的理论预测——理论对事物本质做出的描述的正确性

3.操纵的与非操纵的自变量

操纵的自变量:大量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组

非操纵的自变量/被试变量:不加干预的自变量

在非操纵的自变量情况下很难确定因果关系;研究者永远不能肯定是否控制住了所有相关变量

5.重复研究

“文件柜”问题

二、个案研究法

描述性资料:经历、当前行为、行为变化;印象,解释

戈登·奥尔波特(特质):不对单个人深入分析就不可能全面理解人格本质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对来访者全面评价——人类本性

1.局限:难以从个案向他人推论;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妨碍科学客观性

三、数据的统计分析
1.统计显著性

常用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系数

2.相关系数:人格研究者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1.00~-1.00

四、人格评价

1.信度:多次测量中具有一致性。在不同时间测量结果是否前后一致;内部一致性(内部一致性系数:测量同一个概念)。保持一致性的最常用方法:重测信度系数。

2.效度: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证明建构效度:表面效度;相容效度(聚合效度);判别效度;行为确认。

 

 

【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一、无意识

治疗歇斯底里症:自由联想技术。

二、人格理论

1.解剖模型: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大量可再现信息构成前意识。

2.结构模型:把人格划分为本我(快乐原则;也通过愿望实现满足需要,梦是愿望实现的类型之一)、自我(现实原则;限制本我冲动,通过行为实现愿望、缓解紧张)、超我(良心;道德焦虑、罪恶感;社会的、尤其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

3.生的本能&死的本能/攻击本能。

4.防御机制:不被接纳的无意识设法冲破意识的阻拦,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导致焦虑感。

4.1.压抑: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是稳定、主动的过程,需要自我持续消耗能量,压抑大量强烈的想法和冲动使自我没有剩余能量可以运作,难以维持稳定人格。

4.2.升华:通常认为升华是唯一成功的防御机制;自我把危险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为;自我可以表达其攻击性,无需耗尽能量抑制冲动。

4.3.替代:与升华一样把冲动导入无威胁的目标物,但不会带来社会奖赏;如不合理的害怕和恐惧或许是象征性的替代。

4.4.否认:否认接受某些事实存在;与压抑不同,不是忘记,而是坚持某些事实不是真的,尽管所有证据都表明那是真实的;否认得越多,与现实的接触越少,心理机能的运作就越困难。

4.5.反向作用: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

4.6.理智化:对可怕的无意识年头进行自我控制,在它进入意识之前从中去掉情感内容,使用严格的理智而非情绪的方式考虑问题,从而避免焦虑。

4.7.投射:把无意识冲动投射到他人身上。

5.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6.查明无意识内容

6.1.梦:显性/隐性梦境;不被接受的意象在梦中以伪装方式出现,很多无意识意念和愿望以象征方式表现

6.2.投射测验

6.3.自由联想:暂时避开自我执行的审查机制;难以实施,因为自我调动大量能量压抑想法不进入意识

6.4.弗洛伊德口误

6.5.催眠

6.6.意外:受无意识冲动驱使的意外行为;可能体现攻击意图和阻抗(resistance)

6.7.象征行为

三、应用: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精神治疗体系:把重要无意识内容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利用进行考察;无意识内容浮出水面时,不能让它以某种新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

患者和治疗师共同帮助自我通过练习对本我冲动和过分压抑的超我施以恰当的控制,就像探险者,而治疗师更像侦探,对潜在病因相关的模糊信息进行评估,因为患者会无意识/故意误导和阻挠探索。

漫长的挖掘过程;昂贵。

与其它心理治疗体系不同,治疗师要主动向患者解释他们言语、行为和梦的重要性,但不应过快,否则对患者的自我来说太具威胁性,会导致患者建构起新的、更强的无意识防御机制。

移情:情感通常是患者失调的症结所在。治疗师要控制反移情。

四、评价:投射测验

1.类型: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画人测验。

2.评价:墨迹测验解释方法意见不统一,更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访谈;超出心理治疗范围,如学校心理学者使用投射测验对儿童的社交适应和情绪适应做出评价;可以揭示用其他方式不能获取的信息;不能夸大对投射测验的反应,不过分依赖,效度存疑;测试得到的信息应与访谈、观察、个案材料及其他心理测验信息同时使用。

五、优势和批评

1.优势:第一个综合性的有关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后继者确立的新人格理论仍受弗洛伊德思想影响;心理治疗体系第一人;推广了心理学重要原理和概念,促进发展(如“焦虑”),当今许多课题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一个或多个概念。

2.批评:19世纪末有大量“无意识”相关作品,不算开天辟地(陀氏作品描述过无意识驱动的行为、梦中的性欲象征物、内心冲突甚至俄狄浦斯情结);不可验证,缺乏科学价值。

 

 

【四、弗洛伊德流派:相关研究】

一、梦的解析

1.含义:重要的无意识素材/线索隐藏在象征符号里。梦的再现:反映的冲突的重要性+悬而未决;通常处于危险情境。

2.功能:使被压制的无意识冲动得到象征性表达。

二、防御机制

1.定义与测量:投射测验。

调查:性别相关行为是年轻人同一性的重要方面(男人认为自己男性化,女人认为自己女性化),威胁到性别方面自我概念的信息会引发焦虑——以“自居作用”防御机制应对焦虑,在性别认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发展差异:成人有一套防御机制可以抵抗焦虑,儿童没有;幼儿非常依赖“否认”防御机制,通过不承认特定事实、看不到现实/歪曲记忆来减缓创伤事件带来的焦虑;儿童逐渐发现对事实和感觉采取否认态度无济于事,学会“投射”等复杂防御方式缓解焦虑和内心恐惧,把难以接受的思想和情感转嫁给他人,使自己免于陷入威胁性的焦虑;(9-11岁很少有朋友的女孩在面对社交拒绝时常使用“否认”和“投射”,由于不承认被拒绝的原因,很难做出获得社会赞许所必要的适应;)进入成年初期,多数人开始使用更复杂的防御机制,其他防御机制有时被看作情感成熟的标志——从儿童期进入成年期,自我所采用的手段可能会改变,但保护自己免于过度焦虑的需求始终不变。

3.防御风格:每个人都会较多使用一些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另一些。查明个性化的防御风格,可以体现那个人的一般心理健康状态。使用防御机制是否是适应性的,取决于个人对其的依赖程度和年龄。

三、幽默

1.理论:“纯粹的”笑话(双关语和聪明想法);倾向性笑话(敌意性的/和性有关的);侮辱性笑话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攻击欲望,以社会认可的性幽默方式讨论忌讳的性话题。因敌意/性笑话(幽默成分不多)发笑的反应被弗洛伊德解释为紧张的缓解/宣泄。

2.研究:关于敌意幽默的效果&焦虑如何影响我们认为一个笑话可笑的程度。

2.1.用敌意幽默降低攻击性:紧张环境中的敌意幽默可以宣泄情绪,比非敌意笑话效果更好;同时也有唤醒作用,而唤醒已被确定为引起攻击行为的一个因素。

2.2.紧张和好笑的水平:笑料抖出前体验的紧张感的强烈程度与对笑话可笑程度的感知成正比;紧张感释放促使人感到更有趣。

四、催眠

诱导程序,个体差异。

1.1.受精神分析观点影响的理论:催眠状态下,自我形成新的亚系统(独立区域),过去的无意识进入独立区域,自我在催眠中进行信息监控,在催眠结束后把它排除在清醒的意识之外;精神分析观点的解释:新分裂论,深度催眠的人出现意识分裂。

1.2.社会认知理论:被要求/命令、被询问/期待的回应。

2.敏感性:催眠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被催眠者变量;催眠师的暗示技巧;专注特质研究较成功;态度、动机、期望影响催眠敏感性。

 

 

【五、精神分析流派: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Neo-Freudians新弗洛伊德学说:理论家大多仍把无意识看作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与弱点

1.拒绝接受承认人格在人生前五六年就几乎完全形成的观点;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承认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但认为后期经验,特别是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对人格形成也很重要。

2.人格的本能根源;弗洛伊德不承认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影响“我们是谁”,如男女人格差异被归结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

3.消极色调,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本能和无意识力量所控制;后期精神分析学派和其他学派都对人类和人格持更积极的看法。

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1.寻求优越:人类动机解释,弗洛伊德的性和攻击→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寻求优越始于自卑感;成就本身并不是心理健康的指标,把寻求优越和社会兴趣结合起来。

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强调童年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溺爱/忽视。

3.出生顺序:头生孩子的自卑感较强,在难以教育的儿童中占比最高;中间出生的儿童会形成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更容易取得最高成就;典型家庭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自阿德勒时代以来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三、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古代神话和东方宗教观)

1.集体无意识:区别于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很难进入意识的思想和形象(原始意象)构成;继承自祖先,如母亲的意象、黑暗和上帝的意象——原型(典型的生活情境)。

2.原型

2.1.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玛(男性身上的女性一面),男性原始意象阿尼玛斯(女性身上的男性一面)。原始意象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人们去选择一个爱情伙伴并建立一定的关系;寻找爱侣的过程是把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

2.2.阴影:人格的阴暗面,一部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消极感情),另一部分在集体无意识中。在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恶都被人格化了(如基督教的魔鬼);适应性强的人将善恶结合进自己的整体,否则就会投射出恶的意念。

3.证据:通过考察神话、文化象征物、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陈述来证明。如果存在着每个人基本相同的集体无意识,就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中找到某种形式的原始意象;原始意象常在梦中表现;或成为艺术象征物、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四、埃里克·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1.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发挥建设性功能,是相对强大而独立的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人的同一性(而非只是本我超我的调停者),满足人掌控外部环境的需要;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同一感,包括人对自己唯一性的认识,以及从过去到想象中的未来的连续感;“同一性危机”。

2.人格的毕生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主要部分在6岁超我出现的时候就基本形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将持续终生。8个阶段:岔路口/转折点称作“危机”,解决方式决定了人格发展方向,并影响此后如何解决危机;婴儿期(信任/不信任)-学步期(自主性/羞怯和怀疑)-儿童早期(主动性/内疚)-小学期(勤奋/自卑)-青少年期(同一性/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孤独)-成年期(繁衍/停滞)-老年期(自我完整/失望)。

五、卡伦·霍妮:神经症&女性心理学

1.神经症:儿童期混乱的人际关系所致,制造焦虑感的家庭;形成应对有威胁的成人的对策,以缓解焦虑;成年后,儿时对人际交往的恐惧仍然存在,认为社会交往是焦虑的来源。为消除焦虑,形成了神经症的人际交往方式。

1.1.接近人群:儿时彰显无助感来应对焦虑,依赖他人,靠同情暂时免除焦虑。但在成人后强烈地需要被爱和被接受,不加选择地依附于身边某人。

1.2.反对人群:以和他人战斗应对焦虑,攻击和敌意行为可以有效对付不良家庭环境,通过攻击和伤害其他儿童弥补安全感和无能感。短暂的权力和服从;以“外化”为特征,类似弗洛伊德的投射概念。

1.3.脱离人群:不以依赖和敌意与人交往,儿时置身于人群之外,把回避情感、爱和友谊当作处世之道。情感依恋使他们回忆童年痛苦经历,所以对情感体验感到麻木,避免焦虑的最保险方式就是不参与。

2.女性心理学:强调文化和社会影响对某些明显的性别差异的作用远远大于生物因素。

六、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

不仅描述人格、治疗心理障碍,还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类的观点,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的一些古老哲学问题,关心的问题与宗教长期关注的问题相重叠:人的善恶,人是否应该为公共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幸福来源于每个人还是比普通人更伟大的权威人物?

弗洛伊德以其职业生涯的典型方式直接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抨击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宗教信仰,称宗教是实现集体愿望的一种类型,为使自己免受可怕而难以预测的世界的伤害,人们把想象中使自己免遭困境的救星向外投射于神的化身。

荣格受宗教问题困扰,对现代宗教态度摇摆不定,有时批评“宗教的神话”,有时说宗教体验是“伟大的宝藏”“生命、意义和美的根源”。晚年对有组织的宗教越发赞赏,承认宗教能为其信徒提供目的性和安全感。上帝是否存在是科学领域外的问题,他的兴趣在于人类对寻求宗教的永恒需要:为什么宗教出现在所有文化中,各种文化中都有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相似的实体?(原型,集体无意识)宗教组织推介自己时常用强大的原型象征物,宗教象征物出现在宗教艺术和圣经中,以及人们的梦境和精神病患者的幻觉中;很多病人在宗教不能提供保证时才来寻求心理治疗,对很多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人各种善与恶的问题,而现代宗教采用忏悔、免罪和宽恕来象征性地帮助其信徒协调自己身上的善恶冲突。

埃里克·弗洛姆同样被人类普遍的宗教需要吸引,认为人们求助于教堂强大的权威是为了逃离无力感和孤独感,个体对自己负责并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认识感到恐惧,而宗教为这种恐惧提供避风港。把宗教分为专制主义宗教(强调人们在一个强有力的神的控制之下,否认个人认同)和人道主义宗教(强调神只是我们自身力量的象征,为个人成长提供机会),认为某些宗教为人的个体化和从外界寻求幸福提供了潜能。

七、评价:个人叙事

1.使用个人叙事测量人格:访谈/书面回答问题,让受测者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这些描述能明确提供关于受测者性格的素材;录音转写-材料编码。个人叙事是一种有选择的表达,很可能缺乏准确性。人们挑选的记忆中的事情和建构自己过去生活的方式是生动的。

2.繁衍感与生活经历:埃里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第七阶段“繁衍感-停滞感”。中年人一般会努力获得一种繁衍感,通过对下一代的影响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充实感。繁衍感这一术语比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要广泛得多。成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来满足他们对繁衍感的需要。

八、优势与批评

1.优势:新弗洛伊德学说理论家大多认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变化中的作用。描述了自我的积极功能,不局限于认为自我是本我需求和超我要求之间的仲裁者。把众多新概念引入心理学文献,许多观点和弗洛伊德理论一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对后来的理论家、心理治疗师的影响,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铺平道路,对人格发展中社会因素的重视成为人格的社会学系流派前进的阶梯。

2.批评: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结论许多只凭借神话、传说、梦、超自然现象和艺术作品。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关于人的人格的结论很多只以进行精神治疗的病人为根据,从偏差样本得出的结果对正常成人的适用性令人存疑。缺乏对部分精神分析理论和新概念的充分探讨。

 

 

【六、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一、焦虑和应对策略

弗洛伊德后期重要著作划分:现实焦虑/客观焦虑,神经性焦虑(不被接受的本我冲动逼近意识时出现,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道德焦虑(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

1.应对焦虑:面对可觉察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类似拒绝、理智化的防御机制。

2.类型:反应-敏感化维度区分(压抑者-回避,敏感者-尽力寻找解决办法);问题中心策略/情绪中心策略/回避策略。

3.效果:取决于情境,哪种策略更有效地应对压力。问题中心策略大多数时候更有效,但会引发焦虑。应对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处理生活问题。

二、精神分析概念和攻击

弗洛伊德:最初假设攻击是受挫的力比多的结果;自我阻止了塔纳托斯(死的本能),把攻击本能转向他人。

修正:挫折-攻击假说,类似行为主义。通过宣泄释放紧张后,攻击会停止。挫折有时导致间接表达的攻击,如迁移和升华。

1.挫折与攻击:挫折只是增加攻击概率的许多消极情绪的一种,问题不在于是否感到挫折,而在于它使人不愉快的程度。

2.替代性攻击:把攻击从挫折感产生的根源转移到无辜目标上。有时并非完全无辜,而是触发了与实际行为程度不符的攻击反应,即触发性替代攻击。

3.宣泄与攻击:宣泄使攻击减弱的假说并不一定成立,攻击后生理唤醒可能突然下降,也可能攻击性动作还会增强攻击倾向。原因:A.攻击动作可能导致抑制接触,B.存在攻击情境,C.暴力情节可能进入其他与攻击有关的记忆和情绪,D.宣泄紧张使人感觉良好,攻击动作可能会被强化。

三、依恋类型与成人的人际关系

1.对象关系理论和依恋理论:对象关系理论加强调早起经历作用,但不关注弗洛伊德描述的内部冲突和内驱力,而是婴儿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对象关系理论假设,孩子对其环境中的重要对象会产生无意识表征,影响孩子在今后建立的关系中对他人的看法,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状况影响成人后与重要他人建立依恋关系的能力。心理作用模型。

2.成人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回避型关系。成人依恋类型继承早期亲子关系类型。

3.其他模型和测量:维度一,害怕/不害怕被情侣背弃,反映了内化的自我价值感;维度二,对亲密和依赖的舒适度,即认为别人是否可信、是否会满足他或拒绝他;结合起来得到是否害怕亲密、是否害怕被抛弃的四象限,即安全型,回避型/背离型,焦虑-矛盾型/矛盾-依附型,无定向型/恐惧型。

4.依恋类型与爱情关系

 

 

【七、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特质学说

1.特质维度:人格特征可以用特质连续体表示。特质心理学家划定了可用连续体表示的广泛的行为范围,任何人可以置于连续体上的某位置,大群体的分数在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呈现正态分布。特质即人格维度,分类依据是人在某特征上表现的程度。假设:人格特征在时间上相对稳定,并且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2.特质学说的特征:不预测人在某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而是预测处在特质连续体某范围内的人有什么典型行为表现。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注重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与精神分析流派的“解释行为”倾向不同。)主要优势是易于比较(基于特质曲线),差异是很少提及人格变化,无心理治疗倾向。

二、著名的特质理论家

1.戈登·奥尔波特:“心理学家在探求无意识之前,应该先给外显动机以足够的重视。”赞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认识到特质不能预测一个人将会做什么;认为人的特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生理结构,预测科技可以通过考察神经结构查明人格特质。划分研究人格的两种基本策略,即一般规律研究法(共同特质)和特殊规律研究法(特质的独特组合)。确定5-10个核心特质-确定每个维度的水平;首要特质(马基雅维利式人物、荷马式人物),次级特质。自我认知发展过程:儿童认识自我同一性,形成自我感觉,产生自我同一感和自尊。

2.亨利·默里:结合精神分析和特质论观点。主题统觉测验。不关心内脏需要,重点了解心因性需要,即在某条件下以某特定方式作出反应的可能性或准备状态,假设这些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需要层次;需要的激发取决于情境(压力)。

三、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

雷蒙德·卡特尔使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用相关系数检测不同特质的检验分数。把组成人类人格的基本特质称为根源特质。类别数量(因素)和相关联特质的数量(载荷)都很可能会改变。1949年发表第一个广泛应用的人格测量版本:16项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

1.大五: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亲和性,尽责性

2.大五模型的质疑:或许只是我们语言中形成的五个维度,受限于语言中现有的可进入五个基本类别的形容词。模型结构,“大五加减二”。非理论性,缺乏事先预测。预测行为需要具体特质考察,比测量大的人格维度有效。但大五模型对临床障碍的诊断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是有用的。

四、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

1.对特质学说的批评:一,不能准确预测行为,解释行为效果差,人与情景相互作用决定行为(个人-情境法);二,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一致性。

2.对人格特质的辩护:行为测量误差,信度低;可以进行数据累计。

3.查明相关特质: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需要分开,否则会降低相关。社会-心理学)注重情境)研究发现情境变量的效应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并不比人格特质重要,10%变异很重要。

五、应用: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六、评价:自陈式调查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抑郁、癔症、妄想、精神分裂。是应用最广泛的临床评价工具之一(MMPI-2)。量表的效度、常模数据的适用性、测验所要测量的一些建构的性质等等存在争议。

2.自陈式调查表存在的问题:依赖受测者准确提供自身信息的能力和愿望。伪装;敷衍与捣乱;反应倾向(社会赞许性)。

七、优势与批评

1.优势:A.实证性。运用客观测量方法验证自己的理论结构,接受实证方法检验。减少了一定偏差和主观性。B.有效应用性。

2.批评:A.用特质词描述,却不解释特质如何形成,或如何帮助得分处于极端的人。B.缺乏公认框架。

 

 

【八、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一、成就动机

亨利·默里的心因性需要,即成就需要的个体差异。成就动机的两种类型:内隐动机;自我归因动机或外显动机。

1.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稳健的冒险家,希望成功,同时有很强的回避失败的动机,需要创造性并有机会显示能力的事对他们有吸引力,希望赞扬、接受批评,尤其关注工作的具体反馈。

2.对成功行为的预测

3.性别、文化和成就:由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差异,男女在看重哪些成就、把哪些成就看作自己的目标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与其问为什么女性在成就方便表现得不像男人那样,不如问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成就方面做出不同选择。男女界定成功的方式不同,不同国家和文化对成功的界定不同。

4.归因:对事件的反应与应对,部分取决于采取了什么解释。归因决定我们队自己的表现有何感觉,以及将来在类似情境中怎么做。维度一,稳定性,归结为稳定原因如智力,不稳定理由如运气;维度二,控制点,内外部;维度三,可控性,自身能否控制影响成败的原因。

5.成就目标:提供人们在成就情境中渴望达到的目标。类型:掌握目标,成绩目标(以增强能力或展示成绩为目的,绝对/内在的,标准的);趋近目标,回避目标(为了达成或避免尴尬为目的,积极的,消极的)。四个维度形成定义-效价四象限的成就目标模型。

二、A型性格、敌意与健康

该人各维度被确定为心脏病易感行为模式,A型-B型维度,或只称A型。A型者有克服困难的强烈动机,喜欢竞争、权力和赞誉,易怒、好斗,不喜欢浪费时间,喜欢激情和高效。

1.作为人格变量的A型:三个主要成分:一,有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二,有时间紧迫感;三,对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反应。

2.敌意与健康:A型特质是几种行为倾向相互结合的整体,不只是一种特质,敌意成分是真正的“有毒成分”,也称愤怒/攻击性,可以有效预测冠心病。敌意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联系包括不见啊肯呢个的生活方式、缺乏社会支持、免疫机能低下、高血脂高血压等。

三、社交焦虑

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一般症状:生理唤醒水平升高,不能专心,感到紧张。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交焦虑和羞怯同义。

1.社交焦虑者的特征:常想自己做错了什么,说的话想必很蠢,自己看起来很傻。尴尬,比不羞怯的人更紧张、抑制、不友好,使人不愉快。并不内向,然而无法结交更多朋友,在需要帮助时没有多少人可求。不仅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往往错误地假设别人对结识他们不感兴趣,因此在解释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时有消极色彩(自我挫败倾向)。总之,预期自己的社会交往很糟糕,总是寻找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而这种悲观态度会导致社交拒绝,恶性循环。人们有时会把羞怯误认为缺乏兴趣或缺乏能力。

2.对社交焦虑的解释:评价恐惧。害怕负面评价,担心对方认为自己无聊、愚蠢;能够引起他人评价的情境也会引起焦虑。在那些担忧他人看法、强调回避批评的重要性的文化中,羞怯比例更高(集体主义文化关注适应社会文化,个体主义文化则关注自己,前者比后者中的人们更羞怯)。羞怯者的交往方式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真正的障碍在于“发起”一次谈话,而不是不善交谈。焦虑者真正缺少的是对自己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能力的自信心。

四、情绪

相对稳定的情绪模式:敏感性,强度,表达。

1.情绪敏感性:积极情感(满足-悲伤);消极情感(紧张、愤怒、压力-平静、安详)体验积极和消极情感的一般倾向是跨时间地相对稳定的,这种个体差异即情绪敏感性。

2.情绪的强度:适用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高强度的人对比较温和的情境也有强烈反应,高估事件对他们的影响程度,因一个好/坏体验做出无根据的结论,并为此内疚,积极/消极联想都很过度。体验快乐的方式不同,但都能体验到快乐。

3.情绪表达:情绪的外在表现,存在稳定个体差异。能自如表达情绪的人在理解他人情绪时较少感到困惑。被确定为高表达性的被试比低表达性的被试体验到的快乐更多,焦虑和内疚更少。

五、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不仅与特定事件和困难有关,持有乐观/悲观的程度相对稳定,所以有时称这种人各变量为“素质性乐观主义”。来自亚洲的被试比来自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被试更悲观。

1.应对逆境:面临意外压力事件时的应对方式有明显差别。素质性乐观主义者较少体验到焦虑和抑郁;在掌控压力情境方面做得更好。应对策略/回避策略。

2.乐观主义和健康: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乐观主义者的免疫系统更强;乐天派的心胸导致有利健康的态度和行为。悲观主义者的宿命论观点可能使他们不会采取合理的预防或保障措施。

3.防御性悲观主义:与只是做最坏预期的悲观主义者不同,沮丧预期是为了应对当前事件故意采用的策略。对失败的恐惧有激励作用。对可能的坏结果做好准备;面临可能的失败时,故意考虑使他们焦虑的事,聚焦消极结果并从中获益。同样的方式会使乐观主义者更焦虑、表现更差,他们更倾向于避免这种焦虑。

 

 

【九、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生物差异会转换成行为差异,如脑电活动、激素水平、心率反应和其他生理特点。

一、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查明类型/超级特质的基本数量。把特质归为三个基本人各维度:外向-内向性,神经质,精神质。研究方法:把人格因素分为可以按等级排列的不同单元,基本结构包含个别行为的特定反应水平(如习惯性反应)。

2.生理差异:刺激敏感性与行为系统:艾森克认为外向者的皮层唤醒程度更低,所以寻求高唤醒的社交行为(研究并未发现皮层唤醒基线水平差异,大脑特定区域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方式确实有差异,但脑电活动没有)。但并非毫无根据。内向者比外向者对刺激更敏感,内向者的唤醒更快、更强。强化敏感性理论:行为接近系统(被强烈推动去寻求并达到快乐目标,从奖励中得到快乐);行为抑制系统(进入新情境时不断寻找危险信号,迅速退出可能招致麻烦的情境,体验到更多的焦虑)。

3.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一,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持续性,可能由生物性决定,也可能因为在人格特点发展时期所处的环境保持相似性;二,跨文化研究结果作为论据;三,遗传对人格三维度都有重要作用。

二、气质

1.气质与人格:流行模型的三个维度: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性别差异:女孩容易出现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气质,男孩更可能具有活力(surgency)气质,包括高水平的活动性和交际性。学步儿童气质类型:适应良好的儿童(well-adjusted),自我控制且自信;难控制的儿童(undercontrolled),冲动、不安、易分心;抑制型的儿童(inhibited),胆小、不愿参与社交活动。成人人格是由遗传的气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2.抑制和非抑制的儿童:大部分特质随时间变化,面临新环境时的模式表现出明显稳定性。抑制型儿童的特殊焦虑被称为“新异焦虑(anxiety to novelty)”,对陌生人和情境很谨慎或害怕。抑制型和非抑制型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性的气质特征。两类儿童的大脑对事件和图像的反应不同,抑制型儿童的杏仁核对新奇或不确定的刺激做出了不正常的强烈反应。

三、进化人格心理学

1.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心理机制是人类特有的机能,使人类有效地应对日常的问题和需要,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被保留下来,不能应对生存挑战的则被淘汰。

2.焦虑与社会排斥:一些学者认为,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质疑是被社会排斥。虽然焦虑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在几乎所有文化中都存在,导致社会排斥的行为正是那些危害物种生存的行为(在社会文化规范之外的价值选择倾向)。

四、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

9种儿童气质差异:活动水平,适应性,接近/退缩,分心程度,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节律性,反应阈限。3种基本气质类型:适应型儿童(主动接近新情境,体验到积极心境),困难型儿童(面对新情境不是接近二十退缩,适应较难,处于消极心境中),慢热型儿童(类似抑制型,表现出退缩,慢慢适应)。

1.气质和学习成绩:与智力无关。教师反应,对儿童的影响。

2.“良好匹配”模型:教学场景和方式。幼儿对有组织的社会情境的制度与规则的适应能力很重要。与学生气质匹配的教学能改善成绩,并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五、评价:脑电活动与大脑不对称性

唤醒指标(心率,皮电反应);激素,免疫系统,神经递质,呼吸,自主肌肉反应,血液中的酶。

1.大脑活动性测量:脑电图记录仪(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测量大脑不同部位的脑电活动水平,α波:活动水平越低,大脑相应区域活动水平越高。

2.大脑不对称性:大脑右半球前额叶经常与左半球前额叶活动水平不同。不对称性的不同形式与不同情绪体验有关,左半球高活动性-积极心境,右半球高活动性-消极心境。

3.大脑不对称性的个体差异:最初用积极/消极心境阈限解释;后来根据趋近和退缩倾向描述差异,右半球活动性与沮丧有关,因为沮丧使人努力避开引起沮丧的来源,而左半球活动性与愉快有关,因为快乐使人接近引起快乐的来源。(愤怒与左半球有关,虽然是负面情绪,但愤怒的人倾向于接近、攻击痛苦来源。)眼球转动小测验。

六、优势与批评

1.优势: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科之间架起桥梁。查明了心理学家想探讨的人的行为的一些真实变量,白板说告破。

2.批评:如果一个理论能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就不能被验证,因此进化人格心理学的许多观点的支持性研究较为无力。气质研究很难相互比较,数量和描述缺乏明确回答。和特质流派一阳,生物学流派很少为人格变化提供解释。

 

 

【十、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一、人格特质的遗传力

1.把环境和遗传影响分开:双生子研究法(同卵/异卵),同卵双生子得分的相关系数平均约0.50,异卵双生子0.25-0.30;成人的人格受遗传影响。

2.遗传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收养不是随机事件,收养孩子的家庭一般不存在未收养孩子的家庭种常见的问题;分开抚养的双生子虽然在不同家庭,但为他们选择的收养家庭类型相似;误解可能来自于“父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收养子女和亲生子女”假设。

二、外向与内向

1.外向性的遗传力:内向性/外向性受基因影响。

2.外向性与偏好唤醒水平:内向者对刺激更敏感,容易被干扰,外向者则容易感到缺少刺激。刺激水平偏好差异。

3.外向性与快乐:国家公民平均外向性分数高,则幸福感平均分数较高。心境测验证明,外向者得到积极反馈时比内向者更快乐,得到消极反馈时没有内向者失望。

三、进化人格理论与配偶选择

选择伴侣一定程度上基于对亲代投资的关切,即作为种系成员必须关心生育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在进化论术语中,选择配偶的投资主要是针对女性而非针对男性。

 

【十一、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有时被不确切地说成存在主义心理学或现象学的心理学。主张人应该对其行为负主要责任。

一、起源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问题后来成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往往聚焦于存在的焦虑,这是因感觉个人生活失去意义而产生的恐惧和惊慌感。治疗往往强调自由选择,建立一种可以减轻空虚、焦虑和烦恼的生活方式。

二、基本要素

目前没有一个被普遍热咳的构成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定义。一般观点的核心:强调个人责任(自由);强调“此时此地”;对个体的现象学的关注(理解患者“从何而来”,指导认识他们需要什么来帮助自己,即患者本位);强调个人成长(罗杰斯“充分发挥功能的人”,马斯洛“自我实现”)。

三、卡尔·罗杰斯

1.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对自己的经历持开放态度,寻求新体验;相信自己的感觉,对他人需要不会漠不关心,但不过分担忧社会制定的行为标准,以自身兴趣、价值观和需要做出选择;更深刻而强烈地体验情感,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能够接受并表达自身的愤怒。

2.焦虑和防御:新信息无法纳入自我概念、严重威胁自我概念,将产生难以克服的焦虑。罗杰斯认为人们在意识之下接受这一威胁性信息(潜知觉过程),通过防御阻止流入意识,对抗焦虑。扭曲和否定是最普遍的防御。有时自我防御来自危险性观察。

3.有条件的赞赏和无条件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成长环境使人很难接受某些信息并将其纳入自我概念,拒绝自身弱点和错误,否认和扭曲别人不喜欢的情感,最终失去与自身情感的联系(不能充分发挥功能的人)。无条件积极关注矫正法能使孩子不再拒绝可能导致积极关注被撤回的思想和情感,自由地感受现实,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自我概念。朋友、伴侣、治疗师都能创造无条件积极关注氛围。

四、亚伯拉罕·马斯洛

1.动机和需要层次:缺乏必需品导致匮乏动机,亏发动机得到满足后,所指向的行为就会停止,成长需要就不会满足。成长需要的满足带来的是需要的增强,而非满足感。需要层次模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误解:马斯洛承认5种水平的层次使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过于简化。虽普遍存在,但顺序因人而异,且 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手段有所不同。一个行为并不只受一种需要驱动,如性活动可能由于表达感情的愿望、对掌控感和能力感的需要、显示性别气概的需要。

3.对心理健康的人的研究:采用“整体分析”而非统计分析。心理健康者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约束更少。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高峰体验:任何宇宙的统一感,片刻间的力量感和惊奇感。

五、最佳体验的心理

1.最佳体验:涌流(flow),强烈的快感,但并非休息、放松。任务具有挑战性,必须全神贯注,达到目的可以带来掌控感,但真正的快感来自过程。

六、应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和职业满意度

1.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提供氛围,个体以积极、自我实现的方式成长,能够更坦诚地面对个人经历,接受自我的所有方面,在听到威胁自我概念的信息时较少使用防御手段,不害怕治疗师的拒绝。治疗师可以通过“反思”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把含混的情感转化为清晰的语言。

七、评价:Q分类技术

根据来访者意愿自我描述,提供自我概念轮廓。卡片1-9分类,相关离1.0越远则人越不接纳自己。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高相关与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关。

八、优势与批评

1.优势:对心理治疗和咨询产生重大影响。罗杰斯方法应用广泛:治疗师共情、对来访者积极关注、让来访者对自身变化负责、来访者和治疗师的自我表露。

2.批评:用自由意志概念解释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假设行为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和可预测的,自由意志不负责决定论法则,假设会崩溃。重要概念难以界定。适用性有限(如严重心理障碍者)。对人性的假设过于天真,马斯洛先验论语调与自由意志自相矛盾。



【十二、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一、自我表露

对他人展示与自己有关的私密信息。表露着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慎重选择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对个人成长和快乐非常重要,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新任的关系背景中公开地自我表露,是理解自我的必要步骤。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换成话语,我们才能理解那些仅凭思考无法理解的情感。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也起重要作用。

1.表露的相互性:社交互动得以发展的社会规则。自我表露带来吸引和信任感,以表露个人信息来回应形成了相互性效应。单向表露不会导致亲密和喜欢。当同伴以关心或表露情感对个人表露作出回应时,亲密程度就会增强。

2.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朋友间更可能谈及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和性经历等隐秘话题。自我表露医院和一个人能否轻松地结交朋友有关。婚姻中自我表露的总量是婚姻满意度的有力指标。

3.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女性表露一般比男性更亲密,对象比男性多。一些学者认为男性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限制其个人表露,因为害怕嘲笑或拒绝而避免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男性和女性之友在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范围内,其表露才被接受;对男性意味着隐藏信息,对女性意味着在社会认为恰当的话题上开放地表露。或许随着传统性别角色的逐渐弱化,男性与女性都能在他们选择的亲密程度上轻松地和朋友交流。

4.表露创伤经历:既是匿名写出的表露也能带来更好的身心健康,因为积极地抑制对创伤经历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大量的生理和心理努力。写下创伤经历后,免疫力会立即增强。表达出对创伤事件的思想和情感还会给表露者带来原本没意识到的启发,让人看待自己的情感,这种启发使人轻松地超越创伤体验。测试中写下创伤经历的学生在此后的控制感、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测量中的得分较高。给来访者创造机会坦然地讨论情绪,把模糊不清的情感意象纳入连贯的思维中,也是心理治疗能对某些人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二、孤独

面对非人性化、机械化的社会,人们欢迎人本主义者对具有独特潜能的个体的强调。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反映了现实存在的焦虑和寻求生活意义的需要。人本主义治疗师常帮助来访者参加互助小组克服孤独。

1.界定和测量:孤独与孤立不同。孤独来自于现实与预期不符、需求未被满足,基于自身特定的偏好和需要。往往是所处环境造成。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看待孤独的方式不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孤独感影响更大、更降低幸福感,因为更强调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孤独可以被看作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质,有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人对类似体验具有免疫力;孤独的易感性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2.长期孤独的人:孤独者有较多社交困难。孤独对健康的影响路径:孤独者的健康习惯较少;压力来源较多;不能像非孤独者那样应对压力;大量压力导致身体状况变化,最终影响健康;孤独会妨碍机体的某些自然恢复过程(如睡眠)。

3.孤独的原因:消极预期,社交技能差。带着消极预期进入社交活动,把任何迹象看作拒绝,损害试图建立的亲密关系。社交技能形成较差,互动风格冷漠,更多地谈论自己而非关心他人,不懂得自我表露的社会规则(何时表露、表露多少),显得怪异和冷淡。

三、自尊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人心目中自身所有特征的总和,自尊是个体对齐自我概念的评价。人对自身的感受在不同情境中会变化,这是自我价值感的波动,而非自尊。自尊与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有关。低自尊者缺乏基本的自信和自我欣赏。

1.自尊与对失败的反应:低自尊者对失败反应更激烈,甚至不需要真正经历失败,只要想象自身失败就会有消极影响。人们更愿意收到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反馈,低自尊者更容易相信符合其消极自我形象的反馈,过滤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消极反馈引发了对其他消极想法的联想,触发其他错误和缺点。

2.自我价值组合:整体自尊即完整评价,是一个二阶段过程的结果。一,选择个人色彩的决定自我价值的领域(多个领域组合即自我价值组合);二,根据所选领域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形成整体自尊。个人与文化不重视的领域不会对自尊产生影响。人本主义人格理论认为评价标准完全取决于自己。价值组合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自我价值感稳定、有些则大幅摆动。把自尊与不可控力相联系的人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

3.自尊与文化:关于自我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差异。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对自身独特价值、个人成就感觉良好;集体主义中的人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对产生归属感、找到自身位置、融入社会并承担义务感觉良好,幸福感的关键在于遵从适当的行为标准,扮演符合规则的角色。

四、独处

1.独处时间: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多数人在独处较长时间后都会寻求社会交往。自我恢复/“社交”自我剥离,重建自我感觉/情绪更新。

2.独处偏好的个体差异: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表现出稳定类型。独处偏好强不是逃避社交焦虑,独处偏好者不逃避社会交往,享受共处时间。



【十三、行为主义/社会学系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态度改变、语言习得、心理治疗、师生互动、问题求解、性别角色、职业满意度等

一、行为主义

华生: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可观察、可预测、可被科学工作者控制。思维只是言语行为的变体。认为条件反射或学习的基本过程是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后一些心理学家考察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激进行为主义。不否认思维和内心体验的存在,但质疑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观察用以解释行为的内在原因(不可知性)。操作性强化(通过情境)。

二、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不否认遗传影响,到更看重条件作用的力量。人格形成、行为矫正方法需要考察条件反射:经典、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S-R)联结。条件性刺激-反应联结上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是次级条件反射。联结逐渐消失的过程是消退。某些联结很难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创建。

2.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和控制行为。从有机体(人类或低等动物)自发的行为开始。关注某种类型的结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影响,强化指使行为频率增加,惩罚指使行为减少。基本强化法:正强化,负强化。

2.1.塑造:利用强化使行为向合乎期望的行为步步趋近。

2.2.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联结转移),人格特点有跨情境泛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传统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人格认知流派)

提出行为-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的概念。

行为潜能(BP)=期望(E)+强化值(RV)

朱利安·罗特认为,人们越是经常从某一特定行为中得到强化,这一行为在以后再被强化的期望就越强烈。(与行为主义者不同视角的相同预测。)泛化的期望指人们关于自己的行动一般会导致怎样的强化和惩罚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在“控制点”连续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内控取向和外控取向。强化值指偏好一种强化胜过其他强的程度,人赋予某种结果的强化值随情境不同而变化。

四、社会认知理论

1.交互决定论: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奖励和惩罚之类的外因和观念、思想和期望之类的内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影像系统中的一部分,不仅影响行为,也影响系统中的其他部分。行为、外因、内因的相互影响(如行为改变预期,又影响了此后的行为)。

2.想象与自我调节:阿尔波特·班杜拉。人用符号和预见来指导未来行为。不是每次面对新情境都遵照试误模式,通过对奖惩做出反应来解决问题,而是想象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办法。过去的强化或惩罚经验会影响判断。多数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日常行为主要由“自我调节”机制所控制。

3.观察学习:除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也能通过替代学习/观察学习。学习(learning)和表现(performance)。

五、应用:行为矫正与自我效能感疗法

呈现了一种关于人性的简单而理性的模型。

1.对心理障碍的解释:华生首次证明了看上去异常的行为是怎么通过正常条件反射步骤形成的。如恐惧(操作性条件反射,基于联结,泛化)。

2.行为矫正:问题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反射经验来改变。疗法焦点是已确定的行为,而不改变患者人格。

2.1.经典条件反射应用:把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配对,生成新的S-R联结,改变恐惧条件。应用心理映像,在安全的治疗室中不必亲身经历也可以面对恐惧情境。系统脱敏。厌恶疗法。

2.2.操作性条件反射应用:代币法。生物反馈法。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人只有作出明确的决定并付出必要的、加倍的努力,才能改变自身行为。结果期望指人认为他的行为会导致一定结果的程度,效能期望指人认为自己能够带来特定结果的程度。效能期望需要亲身掌握经验,或替代经验,或言语说服,或生理与情绪状态。掌握法:与系统脱敏相似,行为矫正治疗师把系统脱敏解释为用新的S-R链接取代旧的,社会认知取向的治疗师认为掌握经验改变了效能期望,最终改变行为。

六、评价:行为观察法

1.直接观察

2.自我监控

3.他人观察

七、优势与批评

1.优势:实证研究基础。创建了实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尤其与认知疗法配合运用时。行为矫正法的优势:用基线数据和客观标准判定治疗成败;对某些人群是最有效的方法;实施相对快捷简便。人格的社会学系模型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用基本的条件反射原理来理解思维、期望、价值观,在传统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与认知人格流派之间搭建桥梁。

2.批评:对人格描述过于狭窄。针对传统行为主义,人比行为研究实验室里的动物复杂得多,动物研究数据无法推及人类行为,这已在外部强化物对内在动机驱动行为的研究中被证实。



【十四、行为主义/社会学系流派:相关研究

一、性别角色行为的个体差异

行为主义者和社会学习理论家指出持续终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出生后几年内,关于男孩和女孩应该采用不同方式行动的信息就会传递给儿童。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已知道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1.通过行为反馈,奖惩,2.通过观察学习。

1.男性化-女性化

人的一生都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进行社会化。但人的行为的男性化/女性化程度存在巨大个体差异。早期测量基于两个假设:特征连续体,特征对立;性别角色行为越符合刻板印象,其心理越健康,适应性越强。逆性别特征意味着心理失调。

2.双性化:双性化模型中的两性化特征不再是连续体,而是独立特质。双性化的人才意味着强适应性。两性化特征都低的称为无差别型。

3.性别类型与心理健康:一致性模型(典型性别特征适应最好);男性化模型(问题中心策略,传统男性化特征优势);双性化模型(充分应付面对压力情境、采取行动、寻求安慰,但不等于心理健康和高自尊)。

4.性别类型与人际关系:双性化角色更受欢迎,而非如传统宣传那样男性化的男性/女性化的女性是理想伴侣。传统特征男女对互动不满意。与具有女性化特征的人结婚者,关系满意度最高。

5.过度共享:共享&过度共享。过度共享的高分的人往往在心理健康和自尊上得低分,自我价值感脆弱,受无法控制的事件的伤害;过度共享与抑郁测量得高分相关。

二、攻击性的观察学习

1.班杜拉的四步骤模型:观察学习和行为表现由相互联系的四个过程组成:a.主义攻击行为,b.记住攻击信息,c.把见到的行为表现出来,d.预期奖励会随之而来。

2.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控制儿童最初的攻击性水平,结果仍证明观看攻击行为会导致攻击行为/倾向。并非模仿攻击动作本身。

3.暴力视频游戏:玩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游戏者的暴力行为。被试的即时攻击行为更多,攻击性增加效果持续几分钟,并有长期影响。游戏中暴力越逼真,影响力越强。

三、习得性无助

1.学习到的无助:对无助情境的不恰当泛化。狗的电击实验。

2.人类的习得性无助:在最初的不可控情境中认识到无助,无法切断它与新情境的联系;有时因看到他人无助而习得无助。无助感泛化,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失败的情况下学习到了无助感。

3.应用

3.1.老年人的习得性无助:老年人对生活的不可控知觉,动机与活力衰退。高度泛化。

3.2.习得性无助与心理障碍:抑郁症患者在需要掌控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时感到无助。抑郁的形成方式和研究中心的被试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方式相似。对生活的重要部分缺乏控制感,并不恰当地把该知觉泛化到其他情境。对自身处于一个不可控情境的回忆,甚至想象,都足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四、控制点



【十五、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人格理论把人格差异解释为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

一、个人建构论

乔治·凯利:个人建构指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自相对稳定的解释世界的方式。

1.个人建构系统:使用的建构不同,对建构的组成方式不同(对事物的判断和注意,对信息的总结)。

2.心理问题:凯利认为建构系统缺陷导致心理问题。个人建构不能说清楚生活事件,会导致焦虑。

二、人格的认知因素

认知人格学家最关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内容(黑匣子),用认知变量解释个体差异(认知-情感单元)。编码,预期和信念,情感,目标与价值观,能力与自我调节计划。

图式:假设的认知结构。帮助人们知觉、组织、加工、利用信息。帮助知觉周围环境的特征,并提供组织和加工信息的结构。

三、自我的认知表征

1.自我图式:关于自我的认知表征,用来组织和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自我图式由最重要的行为和特征组成。自我图式存在个体差异,但基本元素几乎可以在所有人的自我图式里找到。建构图式的元素决定自我信息加工方式。(问题容易回答是因为在该问题上已有定义明确的图式。)明确图式使人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胜过未经组织的信息。

2.可能的自我:对将成为哪种人的认知表征,表达了梦想和抱负、恐惧和焦虑。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事件的意义。

3.自我不一致: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的自我。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会导致悲伤,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不一致会导致焦虑。

四、应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师认为,不恰当的思维是情绪障碍和自暴自弃行为的原因,焦虑和抑郁由内心隐藏的想法引起。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诱发经验(activating experience),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之间存在非理性观念(irrational belief)。

五、评价:轮流呈现网格法

治疗需要查明建构系统的方法。凯利提出轮流呈现网格法(repertory grid technique):列出各要素清单,比较和对照各要素,引出个人建构。角色建构轮流呈现测验。

六、优势与批评

1.优势:观点多出并发展于自实证研究结果。符合心理治疗近期趋势和时代精神。

2.批评:概念有时过于抽象(如个人建构,图式)。不确定是否需要用这些概念揭示个体行为差异。



【十六、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一、认知与攻击

对情境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对其采取什么解释。认知研究者用于预测攻击行为。完整理解攻击行为需要了解当人们遇到潜在威胁或危险情境时,认知的作用。

1.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含攻击性线索的情境可能引发攻击,但从认知角度考察该过程,需要个人与情境因素能联结或激发与攻击相关的思维与情绪(认知联结)。高攻击性或许由于发达、敏感的敌意认知网络。被潜在激发的敌意认知是攻击行为的计划(script),是已被学会并经过实践的潜在行为方式。攻击性认知会引发攻击行为计划,并影响解释情境的方式。

2.男孩的反应性攻击:青少年与前青少年期,男孩比女孩更易出现身体攻击行为。反应性攻击即挫折和挑衅引起的愤怒和敌意攻击。攻击型男孩长期受敌意思维影响,把无恶意行为解释为威胁行为。

二、性别、记忆与自我解释

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整体能力上无明显差别,但记忆内容有差异。人们加工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方式不同,性别差异存在于自身相关信息与情绪二者之间的联系程度上、个人信息与自身人际关系信息的联系程度上。

1.情绪性记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情绪角度对有关自己的信息进行编码。女性善于回忆情绪性记忆内容,因而更容易抑郁。

2.对人际关系的记忆:美国研究,受教育方式差异对自我认知表征有影响。男性被认为形成了独立的自我解释(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s),自我概念与他们对别人的认知表征关系不大;女性倾向于形成依存性自我解释(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自我概念与她们对别人的认知表征及与他人关系的认知表征密切相关。人际关系信息更易触动女性。

三、认知与抑郁

心理学家把抑郁者思维(与抑郁情感相关)称作抑郁认知三和弦:对自身的消极思维、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以消极方式解释当前经历。

1.抑郁图式:抑郁者使用活跃的抑郁图式加工信息。含有对抑郁事件和思维的记忆与联结的认知结构。抑郁者的信息加工是一种保留消极思维、排斥积极思维的方式。抑郁水平越高,抑郁图式越容易被激活。抑郁认知与其他症状之间有双向因果联系。随着抑郁发作的康复,消极思维会减少,但基本认知网络保持原样,抑郁图式依然存在,引起易于复发。

2.消极认知风格:人类研究中的被试在泛化无助感时,并不会泛化到每个任务上,动机时而减弱时而增强。仅有消极生活体验不足以引发抑郁。对事件的解释(认知风格)是关键因素,解释方式存在个体差异,消极认知风格者倾向于把问题归因为稳定/持久的、总体/普遍的,对事件做出最坏预期,相信困难来自于/反映了自身缺点。消极认知风格在时间上具有高稳定性,并可以预测未来的抑郁发作。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具有更悲观的认知方式。

评论 ( 2 )
热度 ( 27 )
  1.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铁塔 | Powered by LOFTER